宛医专医教字〔2014〕2号
校属各部门:
为了深入贯彻2014年学校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学过程,鼓励青年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探索课堂教学艺术,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进而全面提升我校课堂教学水平,学校研究定于2014年春期开展全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活动。
一、组委会成员
主任:
|
方家选
|
|
|
|
|
副主任:
|
梁新武
|
徐持华
|
|
|
|
委员:
|
王立义
|
张东献
|
李弋
|
郭延东
|
庞景三
|
|
张少羽
|
孙欣峰
|
范真
|
武跃明
|
孙振国
|
|
阮耀
|
张元凯
|
刘荣志
|
张耀平
|
刘静霞
|
办公室主任:郭延东
办公室:设在医教室
二、参赛人员
我校在编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即1979年4月以后出生)的专兼职青年教师均应参赛。各系(部、院)的专兼职教师在本系(部、院)报名,其他部门符合条件的兼职教师向课程所属教学部门报名。
三、竞赛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
四、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初赛(4月2日~5月4日)
各系(部、院)成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听评组,依据《南阳医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评价标准》(见附件1),对本系(部、院)本学期有教学任务的35岁以下专兼职教师,在正常教学过程中随堂听评一遍,本学期无课的青年教师由系(部、院)专门组织听评,找出优点与不足,认真给予帮助指导。各系(部、院)按照分配的推荐名额(见附件2)确定参加复赛人员,推荐名单务于5月4日以前报医教室。
第二阶段:复赛(5月5日~5月25日)
复赛阶段由医教室、教务处、实验设备处和各系(部、院)共同组织。成立三个专家组,对系(部、院)推荐教师组织听评,并现场评分和点评,根据复赛成绩选拔10名优秀教师进入决赛。其中,本学期有教学任务的,在正常教学过程中随堂听评;本学期无教学任务的,专门组织听评。
第三阶段:决赛(5月26日~6月17日)
参加决赛的教师需在比赛前提供45分钟的教案,抽签决定参赛次序。参赛教师先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特色等方面对本次课进行介绍,再进行现场讲课,总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专家组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特色和现场教学状态等方面进行现场评分和点评,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第四阶段:教学观摩活动及颁奖(6月18日)
本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在全校青年教师中进行示范教学,并由学校领导为大赛获奖部门和个人颁奖。
专家组职责:依据《南阳医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评价标准》规定,对各系(部、院)推荐参加复赛、决赛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并对有异议问题进行裁决。
五、奖项设置
1.个人奖(共31人)
一等奖(2人):每人奖励8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3人):每人奖励6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5人):每人奖励5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奖(共21人):颁发荣誉证书。
2.组织奖(共3个)
凡按要求扎实开展初赛活动,及时上报候选教师的系(部、院),均可参与优秀组织奖评选。按获奖教师的加权成绩排名,前三个系(部、院)均获得优秀组织奖,各奖励1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六、几点说明
1.本次大赛目的在于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搭建平台,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培养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通过本次大奖赛,发现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有特色,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坛新秀,使全校青年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3.大赛各阶段听评标准要以学校制订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评价标准为主要依据。
附件:1.南阳医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评价标准
2.系(部、院)推荐名额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4
年3
月28
日
附件1:
南阳医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评价标准
授课
教师
|
|
课程
名称
|
|
教学
内容
|
|
授课
时间
|
|
序号
|
评价内容
|
评 价 标 准
|
|
1.0
|
0.8
|
0.6
|
0.4
|
得分
|
1
|
教学仪表
|
热情亲切,精神饱满,仪表端庄,举止得体
|
4
|
A
|
B
|
C
|
D
|
|
2
|
教学语言
|
普通话标准
|
4
|
A
|
B
|
C
|
D
|
|
表达准确、精炼、生动,语速适中,声音洪亮
|
4
|
A
|
B
|
C
|
D
|
|
3
|
教学准备
|
教学准备充分,项目齐全
|
4
|
A
|
B
|
C
|
D
|
|
板书设计规范,字迹清晰
|
3
|
A
|
B
|
C
|
D
|
|
4
|
教学组织
|
组织教学迅速有效,时间分配合理,教学衔接自然
|
4
|
A
|
B
|
C
|
D
|
|
5
|
教学态度
|
教学态度端正,对学生负责,课堂管理严谨
|
6
|
A
|
B
|
C
|
D
|
|
6
|
理论知识
|
阐述科学准确、清晰透彻,重点突出,难点析透
|
10
|
A
|
B
|
C
|
D
|
|
7
|
熟练程度
|
脱稿讲授,知识讲解熟练
|
6
|
A
|
B
|
C
|
D
|
|
8
|
学术水平
|
合理补充丰富教材内容,恰当拓展新知识、新进展
|
8
|
A
|
B
|
C
|
D
|
|
9
|
逻辑水平
|
层次清楚,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
6
|
A
|
B
|
C
|
D
|
|
10
|
启发效果
|
善于启发,方法灵活,有师生交流互动,气氛活跃
|
10
|
A
|
B
|
C
|
D
|
|
11
|
联系实际
|
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德育渗透
|
10
|
A
|
B
|
C
|
D
|
|
12
|
教学手段
|
|
5
|
A
|
B
|
C
|
D
|
|
13
|
教案
|
|
4
|
A
|
B
|
C
|
D
|
|
14
|
教学设计
|
|
6
|
A
|
B
|
C
|
D
|
|
15
|
教学特色
|
|
6
|
A
|
B
|
C
|
D
|
|
合计分数
|
100
|
评价结果分数
|
|
评
语
|
|
|
|
|
|
|
|
|
|
|
|
|
|
附件2:
系(部、院)推荐名额
系(部、院)
|
应参加人数(人)
|
推荐名额(人)
|
护理系
|
31
|
5
|
临床系
|
22
|
4
|
中医系
|
16
|
3
|
药学系
|
13
|
2
|
医技系
|
12
|
2
|
针骨系
|
12
|
2
|
卫管系
|
7
|
1
|
基础部
|
35
|
6
|
公教部
|
17
|
3
|
政教部
|
6
|
1
|
体教部
|
7
|
1
|
国教院
|
4
|
1
|
合计
|
182
|
31
|